一、實驗目的
1、了解紙上層析的原理、應用以及中學化學課本引進紙上層析實驗的意義。 2、探索做好紙上層析演示實驗的技術關鍵,掌握用紙上層析分離混合物的方法。 二、實驗原理
紙上層析是用濾紙作為支持劑(載體)的一種色層分析法,這種方法的基本原理一般認為主要是利用混和物中各組分在流動相和固定相間的分配比的不同而使之分離。
在本實驗中,以濾紙上吸附的水為固定相(濾紙纖維常能吸附20%左右的水),有機溶劑如正丁醇或乙醇(都含有一定比例的水)等為流動相,酚酞、甲基橙混和物或紅、藍墨水混和物為層析試樣。把試樣點在濾紙的原點位置上,當流動相溶劑在濾紙的毛細管作用下,連續(xù)不斷地沿著濾紙前進通過原點時,試樣中各組分便隨著流動相溶劑向前移動,并在流動相和固定相溶劑之間連續(xù)發(fā)生一次又一次的分配。結果,分配比較大的物質移動速度較快,移動的距離較遠;分配比較小的物質移動速度慢,移動的距離較近。這樣,便把試樣中各組分分開聚集在濾紙的不同位置上。這種分離過程叫展開。因此,流動相溶劑又叫做展開劑。
當分離的物質是有色的,如甲基橙,層析后在濾紙上可以直接看出它的色斑。當分離的是無色的物質,如酚酞,就必須用顯色劑使之顯色。無色的酚酞可以用氨水使之顯紅色,所用的氨水就是顯色劑。
紙上層析可用于化學性質相近的混和物的分離,特別適宜于微量物質的分離和鑒別。而且使用的儀器簡單,操作比較容易,重現性好。目前,紙上層析已運用到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生物化學及生理學的定性、定量分析中。例如利用紙上層析法使蛋白質所包含的幾十種氨基酸在一張濾紙上全部分離開;又如在稀有元素、稀土元素、放射性元素和核裂解產物等的分離和鑒定上,也用到紙上層析法,都有較好的效果。
為了擴大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興趣,在中學化學教材中引入了紙上層析實驗,使學生初步了解用紙上層析分離物質的方法,但只要求做出定性的結果。 三、實驗用品
儀器: 大試管(30mm×200mm)(帶橡皮塞) 5支 移液管(10ml) 2支 大試管架(大孔) 1個 培養(yǎng)皿(直徑8cm) 5只 玻璃毛細管(長 8cm) 2支 剪刀(公用)小刀(公用)
藥品:濃氨水
酚酞、甲基橙混和溶液,配制法是取甲基橙、酚酞各0.1g,溶于10ml60%乙醇中。
氨水的正丁醇飽和溶液,配制法是先用濃氨水配制成2∶8稀氨水(2ml濃氨水∶8 ml蒸餾水)40ml,慢慢注入20ml正丁醇中,充分振蕩。靜置后液體分為兩層,上層即氨水的正丁醇飽和溶液。
乙醇與氨水的混和溶液,配制法是用乙醇與1mol/L氨水按體積比2∶1(2 ml乙醇∶1ml1mol/L氨水)混和。
材料: 濾紙,圓形(直徑9cm)慢速、中速、快速定性濾紙各5張;長條形層析濾紙和中速定性濾紙各5條。 鉛筆(公用)。 小鐵釘。 四、實驗步驟
本次實驗使用一種不同的層析混和物(酚酞和甲基橙混和溶液),兩種不同的展開劑,兩種不同的展開方法和四種不同規(guī)格的濾紙作支持劑,進行對比實驗。要注意掌握紙上層析的技術,總結本實驗成功的條件,探索改進實驗的方法。
1、以氨水的正丁醇飽和溶液作展開劑(氨是顯色劑。本實驗把顯色劑加在展開劑里,配成氨水的正丁醇飽和溶液,目的是為了簡化操作手續(xù),便于使學生直接觀察實驗現象)。
(1)利用長條形濾紙進行層析(上行展開),分別利用長條形層析濾紙和中速定性濾紙按下列操作進行試驗并對比試驗的效果。
I、準備:取一支帶橡皮塞(塞子底端中間切有一條縫隙)的清潔、干燥的大試管(30mm×200mm)。配合大試管的內徑和管長,裁取一長條濾紙,紙條的寬度比試管的內徑略窄(約24mm);長度按塞子底端到近試管底的距離(約180mm)。(裁取時,要求濾紙的紙紋均勻一致而且沒有斜紋;紙面要清潔而平整;紙邊要剪齊而無紙毛)。
ii 、點樣:在準備好的長條形濾紙的一端距端邊約2 cm處的正中,用鉛筆畫一個小“×”號表示原點的位置,于此“×”號處用玻璃毛細管點上酚酞和甲基橙的混和溶液試樣,點好的試樣斑點的直徑以不超過0.4cm為宜。
Iii、展開:用移液管量取約10ml氨水的正丁醇飽和溶液,小心地將溶液轉移到大試管中(注意:勿使溶液濺到試管上部內壁)。將點好試樣的條形濾紙的另一端夾在橡皮塞底端中間的縫隙里,然后小心地將濾紙條伸入盛有展開劑的大試管中,塞上橡皮塞,使濾紙垂直而兩側不接觸試管內壁(否則會造成展開劑不按水平線平行上升,影響展開效果);濾紙條的下端浸入溶液液面下約1cm(勿使試樣斑點浸入溶液之中),如P15圖2-3。塞好橡皮塞(注意密閉?。┖?,將大試管靜置于試管架上,觀察現象。記錄酚酞與甲基橙完全分離開的時間,以及二者分開后的顏色與相對位置(前后)。
iv 、結束:取出濾紙條,立即用鉛筆在展開劑到達的前沿處作一記號。 如果酚酞顯色不鮮明,這是因展開劑上升到一定高度,水分減少,NH3在無水情況下不能使酚酞顯紅色之故??蓪⑷〕龅臑V紙條用水蒸氣熏片刻,然后再用濃氨水熏一下;或將濾紙條倒置(展開劑前沿向下),在展開劑前沿處滴少許氨水;或事先把濾紙條上部(要控制好上部位置)用水潤濕,待酚酞隨正丁醇上升到被水潤濕處則可顯紅色。 #p#分頁標題#e#
(2)利用圓形濾紙進行層析(環(huán)形展開或徑向展開),分別用圓形慢速、中速、快速定性濾紙按下列操作進行試驗,并對比試驗的效果。
I、準備:選好所需規(guī)格的圓形濾紙,濾紙的直徑應比所用的培養(yǎng)皿(或其它淺皿)的直徑略大。再用寬1cm左右的濾紙條卷成直徑為0.15—0.2cm的濾紙芯。
Ii、點樣:取一張選好的(直徑約9cm)圓形濾紙,在圓心位置上用玻璃毛細管點上酚酞和甲基橙的混和溶液,點好的試樣斑點直徑約0.5cm,晾干。
Iii、展開:在試樣斑點的中心位置上用小鐵釘穿一個小圓孔,小圓孔的直徑約0.15—0.2 cm。取一段長約1.5cm的濾紙芯,垂直插入小圓孔中,使濾紙芯的上端稍冒出濾紙平面。量取約10ml氨水的正丁醇飽和溶液,注入直徑為8 cm的培養(yǎng)皿中,將準備好的圓形濾紙蓋在培養(yǎng)皿上,使紙芯下端浸入展開劑中,再罩上培養(yǎng)皿蓋,如P18圖2-6。靜置,觀察所發(fā)生的現象,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和酚酞與甲基橙完全分離的時間。
Iv、結束、取下圓形濾紙,其后的操作同(一)-1-(1)-iv。 2、以乙醇和氨水的混和溶液作展開劑(氨是顯色劑)。
(1)利用長條濾紙進行層析(上行展開) 分別用長條形層析濾紙和中速定性濾紙進行試驗,并對比試驗的效果。除更換展開劑外,操作方法同(一)-1-(1)。
(2)利用圓形濾紙進行層析(環(huán)形展開或徑向展開)。 分別用圓形慢速、中速、快速定性濾紙進行試驗,并對比試驗的效果。除更換展開劑之外,操作方法同(一)-1-(2)。 五、拓展實驗
用粉筆對菠菜中的色素進行柱層析分離。選擇幾片新鮮的菠菜葉,放在乙醇溶液中,輕輕研磨獲得提取液,在提取液中豎直放置一枝白粉筆。經一段時間后,觀察現象。 六、問題與討論
1、在濾紙上作點樣標記選用的是鋼筆還是鉛筆?試解析原因。
2、根據你在以上各次紙上層析實驗中的操作條件(包括層析混和物、展開劑、顯色劑、濾紙的選擇、展開方法等)及實驗效果(包括混和物分離的時間、分開后的顏色和相對位置等),列表(自行設計)整理實驗記錄,對比總結兩種展開方法的優(yōu)缺點,分析選擇出較佳的實驗條件。你認為做好紙上層析實驗應注意哪些事項?
3、根據你自己實驗的體會,對中學化學課本中所述紙上層析實驗的步驟和操作方法提出你的看法。
4、本實驗把顯色劑加在展開劑中,對實驗效果有無影響?(可進一步實驗驗證)。 5、你認為在中學紙上層析實驗時,還可采用其它哪些層析混和物、展開劑、顯色劑、更為簡便易行并得到良好的效果。